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
宝岛台湾,是闻名世界的魅力岛屿,它东临太平洋,南抵巴士海峡,是中国第一大岛,素有“绿之岛,水之源”的美称。而平潭作为大陆距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地方,因亲近的地缘关系、相似的风土习俗和蓄势待发的旅游前景,吸引了一众有志向的台胞来此创业就业。
近年来,在国际旅游岛的助力下,两岸同胞们在平潭这片热土上相濡以沫、携手并肩、共同发展。平潭,正用其海纳百川之势,推动着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平潭旅游也势必会集百家之长,扶摇直上。
↑魏莉(右)和朋友一起制作台湾甜品
魏莉 28岁 餐饮业主
平潭是我创业的第一选择
一个明媚的午后,福州游客张玉敏在回酒店的路上,顺道走进了一家名为“大三圆”的甜品店里,点了一份芒果绵绵冰。在尝了一口后,她既惊喜又疑惑。“你们店里的味道跟台湾夜市里的很相似,是怎么做到的呢?”之所以会对店家发问,是因为张玉敏在台湾旅行时最喜欢的便是芒果绵绵冰,至今念念不忘。本以为只能在台湾尝到的味道,却邂逅在平潭的街边,如何不惊喜呢?
“我本人就是台胞,算是极力还原了。”店主魏莉笑着解释道,店里的食材大都也是从台湾快递过来,有些材料的运费甚至比原材料还贵。“但是没办法,想要还原台湾地道的味道,就一定要用正宗的食材。我曾尝试用其他替代,但是都做不出那种正宗的台湾味。”她说。
魏莉的妈妈是台湾人,爸爸是平潭人,在她16岁后便久居台湾。这期间,一直往返于岚台两地的魏莉,却在去年萌生了到平潭开一家台湾风味甜品店的想法。“一来是平潭像这样类型的店并不多,这让我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另外就是我一直相信,作为国际旅游岛的平潭一定会越变越好,知名度也会越来越高。”魏莉表示,平潭是自己选择创业的第一选择。
2019年6月,魏莉在西航路上开起了这家店,原本仅是想让平潭多份台湾口味。没曾想,却也吸引了很多他乡回头客。“后来发现有许多游客每次来平潭玩都会到我们店里来,都成了熟面孔,一来二去大家也成为朋友。”魏莉说。
新鲜多汁的鸡排、软香绵密的绵绵冰、甜糯可口的芋圆……魏莉在致力还原台湾风味的基础上,还进行了本土化的更改。“事实上,台湾甜品的甜度都偏高,这不一定会让游客和本地人接受,所以我就把糖单独存杯,让顾客自行调整。”这样的一个小细节,却让顾客们好评如潮。“美食是我们烦恼的治愈剂,平潭是能让我们用口舌去记住的城市。”游客薛安妮说,平潭的传统美食值得发扬,但这种新潮的打卡点却也很有意义。
“人们懂得用五味杂陈形容人生,因为懂得味道是每个人心中固守的乡愁。随着人们的迁徙流转,食材、香料、配方和技艺也在时空中穿梭、演变、再生,形成绵长而丰富的历史。”魏莉对《舌尖上中国》的这段话深以为意。在她看来,平潭在美食旅行上还有许多可以深挖的潜力。“希望平潭能够深耕美食旅行,打造美食旅行目的地和打卡点,让游客有‘饭点’可寻。”魏莉说。
魏莉告诉记者,虽然甜品店的多数美食是她在台湾所学,但未来她更希望能够将台湾美食与平潭的传统相结合,打造具有地缘特色的伴手礼。
↑朱倚谅(中)在舞台上热情献唱
朱倚谅 57岁 大厝基村基层文化交流者
让平潭以乡愁为荣
夜里,华灯初上。平潭沙雕园里一场别具风味的艺术表演正在上演。十多名身着靓丽传统民族服饰的表演者,以独特的歌舞表演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其中泰雅族台胞朱倚谅更是频频担任“C”位,娴熟的舞姿引来阵阵叫好,原汁原味的民族风给游客带来了别样的体验。
因为疫情原因,今年,朱倚谅没有回台湾,却也没闲着。作为大厝基村的基层文化交流者,宣导工作、优化环境卫生、关照老人……他一直在村中忙碌。据了解,自2018年在村中交流以来,他一直尽心尽力给村庄注入了台湾管理理念,还与村民们融成一片。“近期我们还将在杨武楼村举行演出和论坛,共同商讨民族融合。”朱倚谅说。
说起朱倚谅,他还有很多身份,如台胞、舞蹈艺术家以及最具平潭归属感的“新平潭人”。“不仅是我这样觉得,不少熟识我的平潭人也都这么觉得。”朱倚谅骄傲地说,他见证了平潭飞速的发展,也同平潭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从2003年第一次踏上平潭至今,朱倚谅行走过平潭上百个村庄,他却依旧直言自己还没有看够平潭。“我很喜欢深入乡村与平潭人聊天,因为平潭有很独特的东西。虽然简单、质朴,但是很可爱,是自然形成的、独特的情感,属于平潭人的乡愁。”朱倚谅表示,平潭最吸引他的,不是鬼斧神工的大自然景观,而是家长里短、人文传说之下,平潭人的本心。“乡愁是平潭最值得深挖和骄傲的荣光。”朱倚谅动情地说道。
朱倚谅还常常作为平潭的推介员,向五湖四海的朋友及游客介绍平潭的政策和优势。“我在平潭找到了自己的‘坑’,再向朋友们介绍平潭的好,也是我回报平潭的一种方式。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台湾人与我一样,加入到平潭,建设我们的共同家园。”在朱倚谅看来,平潭对于台湾人而言是难得的机遇之地。“现如今,平潭的政策扶持越来越完善,工作机会也更多。正因为平潭与台湾的地缘关系,不会有太多‘水土不服’,这两地的人总是很快能融入到一起。”他说。
↑王祥渊(右)向外国游客介绍平潭
↑风景怡人的平潭沙滩
↑远眺石牌洋(资料图)
王祥渊 70岁 平潭亮蓝旅游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
这里有旅游城市腾飞的雏形
1日下午5点,在坛南湾田美澳海滩上记者见到了这位发须全白,但仍精神抖擞的台胞王祥渊。在傍晚海风的吹拂下和阵阵海浪的拍打声中,王祥渊给记者讲述了他眼中的平潭。
回望2019年,在“两岸同胞共同家园工程”工作目标中,为加快田美澳区域的改造提升,实验区旅游集团引进台湾运营团队——平潭亮蓝旅游管理公司,希望通过导入台湾阿里山邹族文化元素,来拉近两岸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而王祥渊便是平潭亮蓝旅游管理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之一。
“我们想在这个美丽的海滩上扎根,并在这里营造出一个共存共荣、互信互利的村族生活模式。”王祥渊告诉记者,去年夏天,他们还在此进行了台湾阿里山部落邹族的传统表演,深得游客喜爱。“游客在感受来自台湾阿里山的文化与气息的同时,也促进着国际旅游岛地位提升,这有助于将田美澳沙滩打造为平潭国际旅游岛的一张靓丽名片。”实验区旅游与文化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但是,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旅游业的节奏,也打破了王祥渊等人的计划。“今年旅游业格外艰难,对于我们外地旅游从业者来说更是如此。我们的乐器都没法运过来,表演就很难展开。”王祥渊苦笑道。
不过好在,前不久实验区率先发力,在“非遗+景区”业态上首次尝试,将“非遗”项目词明戏搬进坛南湾田美澳海滩的舞台,让更多游客感受平潭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王祥渊有了更多想法。“我非常喜欢平潭的词明戏,这种‘非遗’意义非凡。如果有机会,我希望我们阿里山邹族文化能够与平潭传统的词明戏在同一个舞台上表演。”王祥渊说。
作为一位旅游达人,王祥渊学识渊博,他逛遍了大半个中国,还环游20多个国家,但他依旧对平潭国际旅游岛的旅游发展前景充满期待。“我在许多旅游城市都有投资,在平潭我看到了它们曾经的雏形。我相信,平潭势必会在众人的聚力下,发展得越来越好。”他说。
现如今,随着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建成通车在即,王祥渊更是激动不已。身为一位平潭旅游业从业者,他激动地表示,届时将大大减少四方游客来岚时间,大桥会成为打开平潭旅游业大门的一把“金钥匙”。